為您找到與政務公開標簽相關結果 215篇
浙江:寧??h多維推進政務公開 助力服務型政府建設
寧??h緊扣群眾需求深化政務公開工作,推進政務公開更專業、規范、透明、便民,努力打造服務型現代政府。
貴州省政府官微:打造“指尖上的網上政府”
貴州省政府官微是貴州省政府信息公開的主要渠道和平臺,是全國率先開通的省級政府微信公眾號,2013年12月上線以來,公眾號以內容建設為根本,不斷強化發布、傳播、互動、引導、辦事等功能,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實用的移動服務,架起了一座官方與群眾溝通的線上“連心橋”。
泰安市泰山區打造政務公開專區“升級版” 四級聯動推動政務公開向基層延伸
近年來,泰安市泰山區扎實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深入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向社區和農村延伸,升級改造區級、街道(鎮)政務公開專區,高標準打造村(社區)政務公開專區,優化基層政務公開網上平臺建設,打造“五區域”,實現“六統一”,進一步推進市、區、街道(鎮)、村(社區)四級公開聯動,打通為民公開“最后一公里”,讓居民有實實在在的信息獲得感和服務幸福感。
重慶市2021年度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報告出爐
2021年,我市有力落實政務公開相關要求,推出一系列務實舉措,在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助力高效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助力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助力服務型政府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呈現出5個方面亮眼成效。
江西省德安縣吳山鎮"3乘2"工作法推動政務公開工作
為進一步推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有效破解因信息不對稱形成的政務服務難點痛點問題,德安縣吳山鎮創新提出“3乘2”工作法促進政務公開,圍繞群眾關注的熱點事項,通過筑牢兩大陣地、用好兩支隊伍、創新兩種方法,實現政務公開便民化、高效化,切實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2022年第2季度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抽查情況的通報
根據國辦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工作要求,對標國辦《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規定,我們組織開展了2022年第2季度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抽查工作?,F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江西:章貢區章江街道“四步走”夯實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章江街道緊抓“十縣百鄉”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契機,嚴格對標全省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十縣百鄉”建設指引,實行“四步走”夯實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切實保障章江街道政務公開工作穩步有序開展。
李殿勛主持召開會議研究“放管服”改革和數字政府建設等工作
7月8日,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殿勛在長沙主持召開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省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省數字政府建設領導小組2022年第一次全體會議。省政府秘書長鄧群策出席。
山東省交通運輸廳以“作風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為引領 著力推進政務公開工作提標提質提效
今年以來,省交通運輸廳以深入開展“作風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為引領,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著力加強制度創新、提升工作標準、建立工作模板,推進政務公開工作提標、提質、提效。
2022年江西省政務公開有這些亮點—— 政府網站適老化改造要全面完成
5月24日,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2022年江西省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正式發布,我省提出,以公開促落實,以公開強監管,不斷提升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水平,持續推動新形勢下“五型”政府建設走深走實。
湖北省審計廳:深化政務公開 打造陽光審計
今年來,湖北省審計廳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相關文件精神,以打造“陽光審計”為目標,扎實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現政務公開工作與審計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互促互進。廳機關連續多年保持政務信息工作省級先進單位稱號,廳門戶網站連續多年被省政府評為優秀等次。
泰安市高標準打造市級政務公開專區著力推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日前,泰安市民之家暨泰安市政務服務中心正式啟用。為進一步豐富政務公開載體,拓寬政務公開渠道,加快推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市政府辦公室以市政府官方網站為依托,在市民之家三樓建設市級政務公開專區,全力打造政務公開線下體驗區。
濟寧市泗水縣政務服務領域推行 “三零”服務 助力政務公開“觸手可及”
泗水縣行政審批服務局推行“三零”服務,強化平臺建設、細化解讀通道、優化公示專區,全面推進政務服務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著力打造“陽光政務服務”,實現政務公開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杭州市西湖區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推進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
杭州市西湖區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手段,創新公開模式,升級辦件方式,加強專區建設,以公開促服務,不斷推進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切實增強群眾企業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肖捷在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強調 充分發揮政務公開職能 全力營造更優環境氛圍
肖捷強調,推進新時代政務公開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把準政務公開方向;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政務公開;必須堅持服務大局,優化政務公開職能;必須堅持創新發展,持續深化政務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