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找到與優化營商環境標簽相關結果 794篇
福州市持續優化園區營商環境 著力打造辦事不出園區的政務服務體系
近年來,福州市把推動“辦事不出園區”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園區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通過園區服務“一窗辦、自助辦、幫代辦、網上辦、上門辦”等方式,多舉措推進投資建設項目審批、企業開辦與相關證照審批、醫社保等高頻服務事項進園區,著力打造辦事不出園區的政務服務體系,激發園區市場主體活力。今年7月,“福州市打造辦事不出園區的政府服務體系”成功入選今年福建省發改委發布的全省12個深化“放管服”改革典型經驗做法。
南京:《棲霞區優化營商環境政策20條(2021年版)》正式發布
近日,南京市棲霞區印發《棲霞區優化營商環境政策20條(2021年版)》,在去年制定實施《棲霞區優化營商環境政策20條》基礎上再次提升,從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加強監管能力建設、健全法治保障體系等六個方面,為市場主體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企業創造力,全力打造棲霞營商環境品牌。
全程網辦率達93% 煙臺獲評全國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
8月18日上午,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21年煙臺市上半年經濟社會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會上,煙臺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祝潛介紹,煙臺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不見面”審批,全程網辦率達到93%。上半年,全市實際使用外資12.6億美元、增長51.4%;外貿進出口2032.6億元、增長59.9%。
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力度護航中小企業轉型
7月30日,佛山市領導與市民營企業領軍人才培訓班學員座談。佛山市委書記鄭軻強調,廣大民營企業要善于從世界發展大勢、國家戰略機遇、技術迭代規律、重要政策紅利中借勢借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以下為四位專家圍繞如何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話題各抒己見,建言獻策。
滁州南譙:精做“加減乘除”優化法治營商環境
近年來,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審判職能,以精細化智慧化管理為抓手,以“加減乘除”的實招硬招,扎實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全面升級,全力打造“亭滿意譙頭堡”營商環境品牌,努力為滁州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司法保障。
貴陽市稅務局:打造“智慧稅務” 提升“精誠共治”
為落實《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深度融入大數據戰略行動,貴陽市稅務局積極搭建“數字治稅管理服務綜合平臺”,形成了“雙核心”數據治理體系,全力提升“精誠共治”社會協同治理能力,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成立2周年,廣西自貿試驗區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廣西自貿試驗區成立2年來,廣西已分兩批委托或授權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實施自治區級行政權力事項162項,各相關部門和片區基本完成了流程再造,努力實現“片區事片區辦”,在同批6個新設自貿試驗區中行政權力下放數量、速度處于上游水平。廣西出臺了《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條例》,在同批6個新設自貿試驗區的省區中,廣西第一個出臺了關于自貿試驗區的地方性法規。
實錄丨優化營商環境!南陽加速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
8月17日上午,南陽舉辦“開局十四五 奮進新征程”系列主題第六場新聞發布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和市公安局有關單位領導介紹南陽市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等工作進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河南省市場監管局 “企業開辦+N項服務”讓營商環境更優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印發《2021年第二季度改革典型案例紅榜通報》(豫改辦發〔2021〕8號),省市場監管局打造“企業開辦+N項服務”模式受到通報表揚,在獲評名單中排名第一位。
山東濟南市營商環境的“全市首個”“全省第一”“全國第一”
山東濟南市各區縣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這得益于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的不斷涌現。今年以來,濟南市各區縣及時調整自身角色,多措并舉推動營商環境全面優化,誕生了不少“全市首個”“全省第一”“全國第一”。讓我們一起來聚焦營商環境領域的那些“第一”。
大連市稅務局五個“全國率先”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2021年,大連市稅務局深入開展“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實踐活動,與大連市自然資源局、市發改委等多部門精誠共治、通力合作,在全國稅務系統率先推出“不動產登記和稅收征繳一崗通辦”“車輛信息區塊鏈信用平臺”“出口退稅綜合服務平臺”“立體化智能咨詢服務新模式”“免征破產企業自破產受理至破產終結期間應繳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等多項創新舉措,助力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山東將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
8月10日,省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擴大)會議在濟南召開。按照部署,我省將從提升市場主體便利度、補強政策支撐體系、提升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等方面入手,推動營商環境整體走在全國前列。
經驗分享!福建發布2021年第二批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典型經驗做法 (附部分案例)
為進一步總結推廣各地各部門在營商環境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充分發揮“小切口、大效果”的示范引領效應,省發改委日前推出今年第二批20個典型經驗做法,要求各地各相關部門結合工作實際,互相學習借鑒,對條件成熟的改革經驗及時組織復制推廣,推動全省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
各地深化稅收征管改革 多措并舉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近日,在深入貫徹《意見》精神的基礎上,多地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各地“十四五”時期進一步深化稅收改革作出了總體規劃。
袁東明:優化營商環境要破除各種隱性準入壁壘
中國從2018年開始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這是國際通行規則,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重要基礎,為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創造了基礎條件,有利于充分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但在實踐中,存在著諸多妨礙市場主體進入的隱性壁壘,即一些不在負面清單禁入的行業、領域和業務,由于前置條件多、變相審批、“準入難盈”等原因,市場主體仍無法進入。各種隱性準入壁壘的存在減弱了負面清單制度的實施效果,也影響了市場主體間的公平競爭,必須著力予以破除。